谈到近代太平天国运动,有一个概念必须要搞清楚,就是“太平军”究竟是哪一支部队?按照罗尔纲先生的定义,太平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。狭义的太平军,指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军队,主要是金田起义时的队伍,以及中途加入者。广义的太平军,指的是打着太平天国旗帜作战,或者接受太平天国封爵的军队,如捻军、西南起义军、天地会起义军,等等。
西南起义军,一般指的是李永和、蓝大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。其中,蓝大顺后来不但打着太平天国旗帜作战,还接受洪秀全册封,故而可以将其视为太平天国的成员。本文主角就是蓝大顺,他在陕西击毙八旗名将多隆阿,后来遭民团伏击,被清朝斩首示众。
蓝大顺,云南昭通牛皮寨人,西南起义军首领,后接受洪秀全册封,封为文王千岁。昭通,云南苹果生产基地,所生产的苹果相貌一般,却非常甜美。早年蓝大顺,从事贩卖苹果生意,日子还过得下去。但是,清朝为了赔偿鸦片战争的款项,对大小商人一律征税,蓝大顺的生意大受影响,生活非常艰难。
1859年,为了反抗清朝统治,蓝大顺、蓝二顺联合老朋友李永和发动起义。云南地区清军防守力量薄弱,起义军发展势头迅猛,占领滇、黔、川等广大地区,引起了清朝不安。尤其是夺取自贡盐场,起义军有了固定的财税收入,大批贫民纷纷投靠蓝大顺,起义军号称30万,声势浩大。
西南起义爆发,清朝调兵镇压。蓝大顺为了扩大势力,抗击清军,他派人偷偷去江西联络翼王石达开,邀请他前来四川建立根据地,打造抗清大本营。可惜,石达开在宝庆战败,狼狈逃回广西老家,进入四川的计划宣告破产。
石达开没有进入四川,清军得以集中兵力对付蓝大顺起义军,但八旗、绿营军太过腐朽没落,西南局势不但没有好转,反而更加糟糕。若是任由战局发展,清朝将会失去对川蜀大地的控制,进而影响到关中地区安全。如此,清朝决定派得力大臣去四川镇压起义军。
曾国藩,清朝“中兴名臣”,但咸丰皇帝不舍得给他实权,镇压太平天国的重任交给“江南大营”,曾国藩被冷落。此时,咸丰皇帝下达圣旨,让曾国藩去四川主持工作,署理四川军政事务,镇压蓝大顺起义军。去四川,意味着无缘攻取金陵,意味着被边缘化,曾国藩不想去。
皇帝下圣旨,谁人敢反抗呢?但是,办法总比困难多,湖北巡抚胡林翼上书咸丰皇帝,告知安徽、江西战局吃紧,且湘军派系林立,没有曾国藩坐镇,湘军很难打胜仗。胡林翼是咸丰皇帝红人,且有肃顺支持,在朝廷中地位很高。胡林翼这么一说,咸丰改派骆秉章去四川,镇压起义军。
骆秉章军事能力一般,但懂得用人,且治理民政能力强悍,是蓝大顺的劲敌。骆秉章进入四川后,着手整顿盐政,保护工商业发展,将所得的赋税收入投入赈济贫民活动中。争取民心支持的同时,骆秉章将从湖南带来的刘岳昭部湘军投入战斗,剿灭起义军。
湘军是雇佣军,拿着银两卖命,战斗力十分强悍。武器装备上,湘军有洋枪、洋炮加持,起义军则以刀、矛、枪等冷兵器为主,只有少量火器列装部队。如此,经过几个月的激烈厮杀,蓝大顺所部损失惨重,又遭受民团骚扰,起义军丢失了大部分州县,元气大伤。
1862年,蓝二顺、李永和等悍将阵亡沙场,蓝大顺率残部血战突围而出。四川待不下去,蓝大顺只好率兵北上陕西,进入关中汇合正在攻城略地的太平军扶王陈得才。在关中,蓝大顺被洪秀全册封为文王千岁,与陈得才联手作战。
蓝大顺进入关中,陈得才有了队友,太平军连战连捷,攻取关中十余州县,部队一度发展到20多万人。此时,西北各地纷纷爆发起义,清朝在关中的统治岌岌可危。钦差大臣胜保,喜欢“养寇自重”,对起义军一边打击,一边招抚,导致西北连年战乱,这就给太平军活动提供了条件。
胜保不给力,清朝决定派八旗名将多隆阿督师西北,剿灭起义军。多隆阿,达斡尔族,满洲正白旗人,是使用骑兵的高手,陈玉成就是被他赶入绝境。史学家陈康祺评价多隆阿:“其料敌审机,出奇不测,虽韩淮阴、魏武帝不复过之。”说他比“兵仙”韩信还厉害。
多隆阿勇猛,督师西北后,清军连战连捷,陕西起义军基本被扑灭。此时,陈得才又率兵南下救援天京,关中只有蓝大顺一支太平军在苦苦支撑。多隆阿穷追猛打,蓝大顺不敌,只好退守盩至,凭借坚固堡垒防御清军,与多隆阿死磕。
蓝大顺退守盩至,多隆阿决定将其彻底消灭,解除进军甘肃的后顾之忧。如此,多隆阿集中清军主力,连续对盩至展开攻击,并采取“地道攻城”战术。清军攻势凶猛,但盩至城墙坚固,粮草、弹药储备充足,不容易被攻陷。
连续攻击城池,清军死伤惨重,多隆阿怒不可遏,他决定亲自操刀上阵,激励清军士气。刀枪不长眼,多隆阿虽然勇猛,但枪弹更厉害。太平军一颗炮弹打过来,击中多隆阿头部,不治身亡。《清史稿》记载:“多隆阿愤甚,临高指挥督战,城已垂破,忽中枪,伤头目。重创,不治而亡。”
蓝大顺虽然击毙了多隆阿,但清军并未放弃攻城,盩至最终陷落,蓝大顺率部突围,中途被民团伏击,全军覆没,蓝大顺阵亡沙场。但是,清朝还是不放过他,就算蓝大顺阵亡,依然将其斩首。清军砍下蓝大顺的头颅,拿回西安示众。
参考书目:《太平天国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