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享武庙,七十二名将里,曹魏为什么只有张辽一人?
在我国古代有文庙和武庙,文庙祭祀的是“至圣先师”孔子,他的七十二弟子配享。武庙祭祀的是姜太公吕尚,配享的是七十二名将,时间跨度从春秋到唐朝。一直到明清之后,武庙才改为供奉关羽,而不再是姜太公。
这七十二名将,又可分为三个档次,张良以“大军师”之名独居吕尚之下;其次有“十哲”十人,分别是“管仲、孙武、乐毅、诸葛亮、李绩,田穰苴、范蠡、韩信、李靖、郭子仪”;最后的六十一人从白起、孙膑、廉颇开始,包括了邓艾、张飞、吕蒙、陆抗、张辽、关羽、周瑜、陆逊、羊祜等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。
这个排名虽然一直存在争议,但是不可否认,能进入其中的,都是古代名将里出类拔萃的人,各有可称道之处。这其中,三国时期的人选还是挺多的,诸葛亮更是进了十哲,此外也有蜀汉的关羽、张飞,东吴的周瑜、吕蒙、陆逊陆抗父子。而势力最大,号称帐下猛将如云的曹魏一方,竟然只有张辽一人,这不得不说是咄咄怪事。
在这里,我们还可以发现,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也未能入选。以荀彧郭嘉、司马懿之才华,典韦、许褚、曹仁、曹洪、张郃都无一例外被忽视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我认为,归纳起来,有以下四点:
1、帝王不入选:
入选这个名单的所有英雄,都是名震一时的“臣子”,没有一个帝王。如果只论才华本事或战绩,曹操完全可以位列其中。但曹操一生,虽然称王却没有称帝,可却是实质上的皇帝,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而已。如果把曹操算到这个队伍里,似乎还有损他的威名。此外刘备孙权自然也不用考虑了。
2、曹操太优秀
《三国演义》里,几乎所有曹魏参加的战争,都是曹操亲自挂帅、亲自指挥。其帐下的一班谋臣武将,虽然各有本领,但都只不过是曹操手中的一颗棋子。可以说,曹操自己的光环,掩盖了下属大部分的亮点。曹操就如同月圆之夜的皓月,其他即使如荀彧郭嘉,张郃典韦,都只是一颗小小的星星。
3、注重帅才而非将才
张辽是曹操阵营中的特例。孙权北伐进攻合肥时,张辽以区区七千人的队伍,硬是独自扛住了东吴的十万大军。这一点,或许就是张辽能够入选的根本原因。蜀汉刘备也喜欢亲征,但是,大多数时候关羽还是能独当一面。比如为刘备镇守荆州,发动江陵之战,更是作为蜀汉一军的统帅。
诸葛亮就更不用说了,刘备在生时治理内政,刘备死后,诸葛亮更是总揽军政大权,事无巨细都是亲自出马。倒是张飞,很少独当一面,可长板坡一战,当阳桥前那一声猛喝,硬是让曹军不敢越雷池半步,显示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。
东吴五大都督,得益于孙权的用人之法,所谓用人不疑,从来都是独当一面,无论哪个时期的都督,都是东吴的三军统帅。周瑜的赤壁之战、陆逊的夷陵之战、吕蒙收复荆州、擒杀关羽都是威震天下之举。陆抗更是东吴最后的“长城”,所指挥的西凌战役,也算是神来之笔,所以才有“陆抗在,吴不可图”的说法。
4、功绩之外,还需衡量忠勇:
这些人里面,关羽张飞之忠于蜀汉自不必说了。而曹操的部属,很多都是“弃暗投明”而来之人。五大谋士,要么是东汉的大臣,要么是其他军阀的谋士,贾诩更是“三易其主”。于禁先降关羽再降孙权,张郃本是袁绍的大将,临阵脱逃投降了曹操,徐晃也是从杨奉那里投降来的。
但凡有“叛变”历史的人物,基本上是无法得到后世封建帝王的承认的。所以,即使是张辽最终入选,甚至有可能是为了照顾曹魏一方、而“矮子里面选高子”的安慰。